TPE的粘度受哪些条件影响?
一、材料本身性质
(一)分子量及分布
分子量是影响 TPE 粘度的关键内在因素之一。从分子层面来讲,分子量越大,意味着分子链越长且所含的分子链节数量越多,分子间相互缠绕、牵扯的程度就越高,分子间作用力也就越强,进而使得 TPE 整体表现出较大的粘度。例如,在一些高填充、高性能要求的 TPE 应用场景中,使用分子量较大的材料时,其加工时的流动性明显变差,粘度显著增大。
同时,分子量分布情况同样不容忽视。当分子量相同时,分子量分布较窄的 TPE,其分子链的长度相对更为均一,分子间作用力在整体材料中分布更为均匀,不易出现因部分长链分子聚集而形成的局部高粘度区域,所以粘度往往相对较小。与之相反,分子量分布宽的 TPE,长链和短链分子混杂,在加工流动过程中,长链分子容易相互缠结形成阻碍,导致粘度升高,在注塑等成型工艺中就会出现充模不均匀等问题。
(二)分子结构和官能团
TPE 有着多样的分子结构,不同的分子结构以及所含的官能团种类与数量,对其粘度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含有较多极性官能团(像羟基、羧基、氨基等)的 TPE 材料,分子间容易形成氢键。氢键作为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会使分子间的结合更为紧密,从而增加了材料的内摩擦力,使得材料在流动过程中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最终导致其具有较高的粘度。
而对于一些非极性的 TPE 材料,分子间主要依靠范德华力相互作用,相对氢键而言范德华力较弱,其粘度往往会低于具有强极性官能团的同类材料。另外,分子链的规整性、支化程度等结构特点也会影响粘度,规整性好、支化少的分子链在流动时相对顺畅,粘度较低;支化程度高、结构复杂的分子链则容易相互阻碍,致使粘度升高。
二、添加剂
(一)低分子添加剂
在 TPE 的生产加工中,常常会添加一些低分子添加剂,其目的之一就是调节材料的粘度。这些低分子物质能够渗入到大分子链之间,起到润滑的作用,降低大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材料的粘度减小,有助于在后续的成型加工过程中更易于充模成形。例如,矿物油就是一种常用的低分子添加剂,适量添加可以显著改善 TPE 的流动性,降低粘度,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如注塑、挤出等不同的加工工艺要求。
不过,添加低分子添加剂时需要严格控制用量,若添加量过多,虽然粘度会大幅降低,但会对材料原本的力学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使材料的拉伸强度、硬度等指标下降,还可能影响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等。
(二)增塑剂和爽滑剂
增塑剂在 TPE 材料中应用较为广泛,它能够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增大分子链间的距离,减弱分子链间的作用力,从而增加材料的柔软性和可塑性,同时也会导致粘度降低。但过量使用增塑剂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不仅会使粘度降低过多,影响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力学性能,而且可能会出现增塑剂迁移、挥发等问题,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爽滑剂主要用于改善 TPE 材料的表面爽滑性,减少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与模具等接触表面的粘模和拉丝现象。其作用机制是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低表面能的薄膜,使材料表面更为光滑,间接影响了材料整体的流动性能,进而对粘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爽滑剂对不同 TPE 配方的效果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和加工需求来合理选择。
三、加工条件
(一)温度
温度对 TPE 粘度的影响十分显著。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TPE 材料内部的分子链热运动加剧,原本相对稳定的分子间作用力被削弱,分子链之间更容易相对滑动,从而使得材料的粘度逐渐降低。这就好比在高温环境下,固体的冰会融化成水,流动性大大增强一样,TPE 在加热后也能更顺畅地流动,便于进行诸如注塑、挤出等加工操作。
然而,温度并非越高越好,如果超过了材料所能承受的适宜加工温度范围,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材料会发生降解,分子链断裂,导致材料性能劣化;或者出现烧焦现象,严重影响材料的外观和品质。不同种类的 TPE 由于其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所适宜的加工温度范围也各有差异,例如苯乙烯类 TPE 的加工温度一般在 150℃ - 250℃之间,而聚酯类 TPE 的加工温度则相对更高一些,通常在 200℃ - 300℃左右。
(二)剪切速度
在加工过程中,有效地增加塑料的剪切速度可使塑料熔体粘度下降。当对 TPE 材料施加剪切作用时,例如在螺杆挤出机中物料受到螺杆的旋转推动,分子链会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排列和取向效应,原本无序缠结的分子链会沿着流动方向逐渐规整排列,使得分子链间相互滑动更为容易,从而降低了粘度。
不过,不同的 TPE 材料对剪切速度的敏感程度不尽相同。一些刚性链段含量较高的 TPE,在较低的剪切速度下粘度下降就较为明显;而对于柔性链段占主导的 TPE,可能需要更高的剪切速度才能达到较好的降低粘度的效果。并且剪切速度过高时,也可能会导致局部过热、材料不稳定等问题,影响加工质量和材料性能。
(三)压力
在注射等加工过程中,压力对 TPE 粘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从物理角度来看,虽然高的注射压力能提高注射速度,进而获得较大的剪切作用,有利于降低粘度,但压力本身的增加会使大分子链与链之间的距离缩小。原本分子链之间依靠一定的分子间作用力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距离,当压力增大时,分子链间的错动变得更为困难,整体的流动粘度也就随之增大了。
例如,在高压注塑过程中,如果压力设置不合理过高,就会发现材料在模具中的流动阻力明显增大,充模不完全,甚至可能出现溢料等问题,这就是因为压力过大导致粘度异常升高造成的。所以在实际加工中,需要根据 TPE 材料的特性以及模具结构等因素,合理调整注射压力等工艺参数,以平衡剪切作用和压力对粘度的影响,确保加工顺利进行。
四、环境因素
(一)湿度和水分含量
环境中的湿度以及 TPE 材料本身所含的水分含量,对其粘度有着重要影响。当 TPE 材料中含有过多水分时,在加工过程中,水分会在高温环境下汽化形成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在材料内部会形成气泡或空洞等缺陷,破坏了材料的均匀性,从而影响材料的粘度和力学性能。例如,在挤出加工时,含有水分的 TPE 挤出制品表面可能会出现气泡、麻点等质量问题,同时材料的整体粘度也会因为内部结构的破坏而变得不稳定。
此外,高湿度的环境还可能影响材料的表面性能,使材料表面吸附水分,导致其粘模或拉丝现象加剧,进一步影响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和粘度表现。所以在 TPE 材料的储存和加工前,通常需要对材料进行干燥处理,严格控制其水分含量。
(二)空气中的氧气和污染物
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物质,它会与 TPE 材料中的某些成分发生氧化反应,尤其是一些含有不饱和键或者易被氧化的官能团的 TPE 材料,更容易受到氧气的影响。随着氧化反应的进行,分子链会发生断裂、交联等变化,导致材料老化降解,其分子量降低,分子间作用力减弱,从而使得粘度下降。
而空气中的污染物如灰尘、油污等则可能附着在材料表面或混入材料中,影响材料的纯度。灰尘颗粒混入材料后,在流动过程中会增加摩擦阻力,相当于增大了材料的内摩擦力,进而使粘度升高;油污等污染物则可能改变材料表面的性质,影响其与加工设备等的接触情况,间接影响材料的粘度和加工性能。
五、后续处理
(一)热处理
热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对 TPE 材料进行改性的后续处理方式。通过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对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可以使材料中的分子链发生重排和交联反应。适当的交联反应能够增加分子链之间的连接点,使分子结构更为稳定,从而改变材料的粘度和力学性能,例如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以及弹性回复能力等,同时也可能使粘度有所升高,使其更适合用于一些对形状保持、耐磨性等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
不过,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需要非常精确,若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材料过度老化或降解,分子链过度断裂,反而使材料的性能大幅下降,粘度也会出现异常变化,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
(二)表面处理技术
诸如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处理技术,在 TPE 材料的应用中也较为常见,这些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来实现特定的性能优化。例如,电晕处理可以使材料表面的化学键发生断裂和重组,引入一些极性基团,提高表面能,从而增强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和粘结性;而等离子体处理则能更精准地对材料表面进行刻蚀、活化等操作,降低材料的表面能,从而提高其爽滑性和抗粘性,进而间接影响材料的粘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表面处理技术的效果可能会受到材料种类、原始表面状态以及加工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 TPE 材料对同一表面处理方式的响应可能不同,而且处理后的效果保持时间也会因使用环境等因素而存在差异,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来合理选择和运用表面处理技术。